《人民公安报》聚焦民警殷文隆社区工作事迹 |
||||
|
||||
从“恩雨式社区民警”到“一口清”民警,他的工作充满了挑战,但他努力迎难而上,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。他就是全国首批“枫桥式公安派出所”——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队孙家曈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殷文隆。自参加工作以来,殷文隆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,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。 ◆ 尽心尽责 群众工作的标兵 殷文隆说,自己就是一块砖,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,把自己“搬”到党和人民群众需要的地方去。 2006年2月,殷文隆任水上边防派出所船管民警。那时的威海湾养殖区还没有搬迁,一艘海上巡逻艇搭建起他和渔民沟通的桥梁。殷文隆扎实细致地走访每一家养殖户,开着摩托艇在养殖区巡逻,借鉴陆地村镇治安管理模式给海上158个养殖板房统一编制门牌号,送去印有民警联系方式的警民连心卡,并组织160名养殖群众建立联勤联防队,实现了渔村的平安稳定。 在此基础上,殷文隆依托警务室成立威海湾海上养殖咨询服务中心,广泛开展“牵线搭桥”活动,积极帮助渔民群众发家致富,赢得渔民群众的拥护支持。因工作成绩突出,殷文隆被评为全省群众工作标兵。 2017年,殷文隆的工作岗位调整至中心渔港,管辖着包含远遥渔港在内的13个停泊点、659艘渔船、143艘游艇、9处近海养殖区、8座无人岛,工作任务繁重。殷文隆以港为家、事不避难,在最短的时间做到了底数清、情况明。在殷文隆的努力下,远遥中心渔港实现了安全事故“零发生”、涉渔纠纷“零投诉”、海上偷渡走私“零发案”。 ◆ 走访民情 社区情况的“活字典” “王大爷的孩子在国外,两年没回来了。”走进伴海社区,殷文隆说起小区情况如数家珍。2023年1月,殷文隆的工作岗位调整至伴海警务室,下辖伴海、连海两个社区,辖区常住人口7800余人、流动人口4200余人,以及宾馆酒店200多家。这么多单位和人员,得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详细地掌握情况,有窍门吗? “勤走访、多吃苦、巧借力、贵坚持,一次不行就两次,两次不行就三次,直到熟悉为止。”殷文隆说。为摸清辖区人口、场所、船舶等基础信息,殷文隆夜以继日“泡”社区,以人、户、商、船为源头,深入居民家、行业场所、船舶码头,开展广泛的上船入户进场所走访工作。 在陆地,殷文隆联合社区网格力量以户为单位,重点走访社区居民、行业场所。在渔港,他联合渔业主管部门以码头为单位,重点走访出海渔船民和作业船舶。在走访中,殷文隆以“探外访苦,探贫访难,探疾访弱”为主要内容,在完成走访工作的基础上,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决困难。对外来和新入住的居民、出海渔民家庭,落实服务上门;对困难家庭,及时结成帮扶对子,并发动邻里、社会力量予以帮扶、关爱。有效完善的走访、帮扶措施,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。 殷文隆不仅为辖区所有家庭建立一户一档,各类行业场所建立一场所一档,各类出海船舶建立了一船一档,而且把这些资料全都装进了脑子里,落实到了走访的脚步里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辖区通”“活字典”。 ◆ 化解纠纷 善解难题的“多面手” “社区里的事没有他不管的,没有他不上心的。”社区居民王大爷说。 为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,殷文隆在派出所党支部领导下,因势利导建立了海陆矛盾纠纷联处机制,在警务室设立了联调办公室,总结创新了以“物事联管、人商联服、疾困联助、隐患联除、纠纷联调、治安联防”为内容的“六联”社区、景区、港船工作法,并通过常态化运行,有效化解矛盾纠纷。 针对群众提出的海洋资源乱占问题,他多次与渔业部门、海警部门进行海陆联合执法,规范海区捕捞秩序;对日常生活、商业经营、船舶生产中造成的冲突纠纷,他重点宣传相关典型事例,帮助群众算清利益账、家庭账,促进相互谅解。 2023年以来,殷文隆参与调处各类涉民、涉商、涉渔矛盾纠纷30余件,未有一起出现反复,实现了“平安不出事”的工作目标。 |
||||
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